慢回弹海绵与普通绵配方大同小异。除了主料聚醚有较大差异外,某些小料可以互用。但为了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小料的选用还是应该仔细斟酌评选。
胺的选用
最经典的用于慢回弹海绵的胺,首推美国空气公司的Dabco33-LV。其用量一般为聚醚总量的0.3-0.8份。从能溶解三亚乙基二胺的能力看,还有很多醇类化合物都可以作为溶剂用:譬如丙二醇、二甘醇、乙二醇、1.4-丁二醇等。
小分子量醇都可当做扩链剂或交联剂来使用,这就意味着这些小分子醇能消耗TDI,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一方面降低了TDI指数,另一方面易造成海绵闭孔。
国内市场上供应最多的是以乙二醇为溶剂配制的胺。有些催化剂制造商,为追求利润,故意降低了三亚乙基二胺浓度,用这样的胺发泡,为保证催化能力,加大催化剂的用量,这种含大量小分子溶剂的催化剂,会消耗过多的TDI,不对TDI用量调整的话,海绵会变软,闭孔倾向增加。这种胺发出的慢回弹拉力,撕裂强度都不好。
其它一些胺也可以发慢回弹,譬如9727,CS90等,只是在用前一定要做严谨的小试,生产时要考虑放大效应。不建议用SMP发慢回弹。在冬天发泡困难时,可以加入0.1-0.3份的A1催化剂,强化发泡反应。
锡的选用
建议用二月桂酸酯二丁基锡。辛酸亚锡适合发中、低密度的海绵。特点是前期上黏快,但后劲不足。用于发高密度海绵,后熟化性不好。T-9易水解,慢回弹本身起发慢(一般控制起发时间在160秒左右),其与水接触时间长,会有部分水解掉,影响熟化。二月桂酸酯二丁基锡不水解,起发,凝胶,熟化平稳,后熟化性好。
海绵拉力不好,建议用二月桂酸酯二丁基锡。如果用T-9,用量在0.1-0.4份。使用二月桂酸酯二丁基锡,用量控制在0.03-0.05之间。流水线慢回弹,则其用量可减到0.001-0.01份。限制锡催化剂使用的出口订单,建议用环烷酸铋来代替锡。
硅油的选用
典型的慢回弹硅油是B8002,其用量在0.5-2份之间。高密度海绵少用,低密度海绵多用。手工泡多用,机发少用。使用L-580发慢回弹,硅油的用量减少,毕竟L-580的活性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