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解决]
配方中的水分如何控制?
|
发布者:
疯首 (士兵) 发布日期:2007-3-20 18:24 已浏览 9950 次 悬赏积分:20 分 |
|
加微信号:pujyt1688 邀您进【微信群、领电子书】 |
|
|
|
我的签名:终于从做基层工作升迁到给头头脑脑们工作了开心呀
忘了告诉您老人家了:我以前是擦皮鞋的现在改理发了…… |
|
|
|
|
[1楼] 回复:
疯首 (士兵)
时间:2007/3/21 12:43: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
我的签名:终于从做基层工作升迁到给头头脑脑们工作了开心呀
忘了告诉您老人家了:我以前是擦皮鞋的现在改理发了…… |
|
|
|
|
|
[2楼] 回复:
jjge (班长)
时间:2007/3/21 19:29: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3楼] 回复:
王宏德 (团长) 空间 博客
时间:2007/3/22 1:30: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无论软泡、硬泡组合料,配方中的水都会要求一个合适的范围。这个会根据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原料来微调(原料自身有水含量)。比如常规自结皮白料,按理它是不能加水的,但实际应用中外加水0.2%以内有时还是必要的。 再例如仿木料现场调整“白线”缺陷,只要不影响其它性能,完全可以额外加0.1-0.15%左右的水。至于包装料么,一高兴每一桶多加1kg水都没事的
|
0
|
|
|
|
|
|
|
|
[4楼] 回复:
疯首 (士兵)
时间:2007/3/22 9:16: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没有改行呀,还是刚入门做发泡试验。只是觉得一般的配方中都有水,水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不知道这个东东的含量是怎么来的
|
0
|
|
|
|
|
我的签名:终于从做基层工作升迁到给头头脑脑们工作了开心呀
忘了告诉您老人家了:我以前是擦皮鞋的现在改理发了…… |
|
|
|
|
|
[5楼] 回复:
疯首 (士兵)
时间:2007/3/22 9:20: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今天师傅带我做一个试验做防木:我就是加加料。做个纸杯发泡密度才80多,要求密度380。这两者之间有多大关系
|
0
|
|
|
|
|
我的签名:终于从做基层工作升迁到给头头脑脑们工作了开心呀
忘了告诉您老人家了:我以前是擦皮鞋的现在改理发了…… |
|
|
|
|
|
[6楼] 回复:
王宏德 (团长) 空间 博客
时间:2007/3/22 22:00: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7楼] 回复:
云飞风扬 (班长)
时间:2007/3/23 14:28: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楼上看来是硬模做的产品。 一般硬模成品的密度是自由泡的2倍以上。硅胶软模成品的密度是自由泡的2倍以下
|
0
|
|
|
|
|
|
|
|
[8楼] 回复:
黑眼睛 (士兵)
时间:2007/3/26 20:45: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聚氨酯泡沫用聚醚多元醇中水分的测定采用卡尔.费休法,即国标GB 12008. 6一89,聚酯中的羰基由于能和卡尔.费休试剂中的甲醇反应生成缩羰化合物,致使终点难以准确观测,所以尚没有国标也没有行标(也可能是本人孤陋寡闻吧),不过有人尝试调整卡氏试剂从而使测量误差降到10%以内,对于组合料,可以分别测定其多元醇的水分含量然后叠加,小料由于用量少所以一般可忽略不计,对于组合聚醚水分的直接测量,要视其原料体系中有无同卡氏试剂反应以及反应程度大小而定。
|
0
|
|
|
|
|
|
|
|
[9楼] 回复:
tom (班长)
时间:2007/3/27 8:51: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软泡我水加到6份了,硬泡加到2份? 一般都是这样.密度高低我调发泡剂,很少调水.
|
0
|
|
|
|
|
我的签名:软泡硬泡聚醚4年,PU菜鸟
QQ 76473139 |
|
|
|
|
|
[10楼] 回复:
顾方伟 (班长)
时间:2007/3/27 10:40: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这个是前辈们多年下来的结果,慢慢摸索的,是理论和实践的结果,只有遵守
|
0
|
|
|
|
|
我的签名:大家好 我也好
15000861200 QQ:13527826 |
|
|
|
|
|
[11楼] 回复:
朱晓华 (排长)
时间:2007/3/27 20:46: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水在配方中的作用提供反应的前期热量即作为化学发泡剂 具体的量要根据料的性质(可户要求或气候变化,设备要求等等)而定.如冬季可减水加发泡剂以达到既有一定发泡力又不会表面太酥脆.以次类推
|
0
|
|
|
|
|
|
|
|
[12楼] 回复:
朱晓华 (排长)
时间:2007/3/27 20:48: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13楼] 回复:
疯首 (士兵)
时间:2007/3/28 11:40: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谢谢楼上的,学习中 冬季可减水加发泡剂以达到既有一定发泡力又不会表面太酥脆.以次类推 我的直观觉得:冬天冷,应该多加点水,这样放出的热量不就多了嘛,减水?
|
0
|
|
|
|
|
我的签名:终于从做基层工作升迁到给头头脑脑们工作了开心呀
忘了告诉您老人家了:我以前是擦皮鞋的现在改理发了…… |
|
|
|
|
|
[14楼] 回复:
朱晓华 (排长)
时间:2007/3/28 22:48: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水与异氰酸酯反应生成的聚脲结构是脆性的 在气温低的时候会增加酥脆 所以个人觉得冬季的时候反应热量的提升只能靠缩短反应时间即多加催化剂 ,从而减少热量的损失 来抵消这一影响
|
0
|
|
|
|
|
|
|
|
[15楼] 回复:
朱晓华 (排长)
时间:2007/3/28 22:48: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水与异氰酸酯反应生成的聚脲结构是脆性的 在气温低的时候会增加酥脆 所以个人觉得冬季的时候反应热量的提升只能靠缩短反应时间即多加催化剂 ,从而减少热量的损失 来抵消这一影响
|
0
|
|
|
|
|
|
|
|
[16楼] 回复:
东方红 (士兵)
时间:2007/4/7 10:07: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硬泡中在下每吨白料加2公斤左右,不知各位大侠有何高见?
|
0
|
|
|
|
|
我的签名:主营组合聚醚承揽聚氨酯保温工程QQ542933847 |
|
|
|
|
|
[17楼] 回复:
张建 (士兵)
时间:2007/4/7 13:55: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
我的签名:宁波成华公司 PU光芒 魅力四射 QQ645554045
13429255551 张先生 |
|
|
|
|
共 17 条 每页显示
20 条,当前第 1页 共 1 页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