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解决]
玻纤增强PU发泡气泡如何避免?
|
发布者:
工蜂 (士兵) 发布日期:2008-6-16 20:52 已浏览 7582 次 悬赏积分:20 分 |
|
加微信号:pujyt1688 邀您进【微信群、领电子书】 |
|
|
|
|
[1楼] 回复:
徐东明 (师长) 空间 博客
时间:2008/6/17 10:42: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用玻纤增强一般在汽车行业在应用较多,本身产品的结构比较大而薄,首先要考虑到原料的粘度及流动性,另外浇注时机械手臂的控制是非常关键的
|
0
|
|
|
|
|
|
|
|
[2楼] 回复:
工蜂 (士兵)
时间:2008/6/17 12:57: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3楼] 回复:
elite (班长)
时间:2008/6/19 10:43: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
我的签名:Cell:13681981610
QQ:36504929
MSN:elitejianhua@hotmail.com
|
|
|
|
|
|
[4楼] 回复:
宋绍兵 (班长)
时间:2008/6/19 23:10: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5楼] 回复:
工蜂 (士兵)
时间:2008/6/20 21:37: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我用的是意大利康龙的高压发泡设备,玻纤被切断后在混合头与组合料混合后注射到模具内!模具温度控制在50-60左右,
|
0
|
|
|
|
|
|
[6楼] 回复:
徐东明 (师长) 空间 博客
时间:2008/6/24 19:18: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那你的设备类似于克劳斯玛菲的高压机了,生产这方面产品,原料的流动性一定要非常好,组合聚醚方面的粘度要低(600以下),因为发泡剂的加入量很少,在聚醚的选择上要求比较高,目前这类原料体系还不是很稳定,只能在工艺上寻找突破口
|
0
|
|
|
|
|
|
|
|
[7楼] 回复:
elite (班长)
时间:2008/6/26 13:17: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
我的签名:Cell:13681981610
QQ:36504929
MSN:elitejianhua@hotmail.com
|
|
|
|
|
|
[8楼] 回复:
工蜂 (士兵)
时间:2008/6/28 21:59: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9楼] 回复:
李学江 (旅长) 空间 博客
时间:2008/8/13 1:54: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
我的签名:致力于为聚氨酯技术人员搭建技术交流平台,手机13921836264 |
|
|
|
|
|
[10楼] 回复:
吴峰 (士兵) 空间 博客
时间:2008/8/26 17:40:00
|
得分:0 分 回复 |
共 10 条 每页显示
20 条,当前第 1页 共 1 页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