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解决]
请教各位前辈:冰箱料怎么调?
|
发布者:
我爱发泡 (士兵) 发布日期:2007-2-14 11:56 已浏览 7123 次 悬赏积分:0 分 |
|
第十七届PU弹性体胶辊、轮子实战技术培训班 |
|
请教各位前辈,有个挺麻烦的问题。我是冰箱厂的小辈,我想问下冰箱发泡环戊烷原料开发试验时(比如加快冰箱固化时间),当别的厂单体聚醚进来时,我们做实验室小样试验时在原料里添加水,环戊烷,硅油,PC-5,pc-8,PC-41各类催化剂等,一般思路是怎么样的,(我幼稚的想法是不是先用催化剂调到想要的速度,然后在微调出最好的发泡品质?),我观察了下,PC-5提高发泡的起发时间,调定了就不变了,pc-8,PC-41两种催化剂调节时为什么我看高手一直需要经常变化,他们的思路是怎么样的,怎么变,为什么这么变,谢谢,还有就是水,环戊烷,硅油需要一起变吗?为什么?问题挺多,谁叫偶半路出家,谢谢各位大侠帮忙了
|
|
加微信号:pujyt1688 邀您进【微信群、领电子书】 |
|
|
|
|
|
[1楼] 回复:
知秋 (班长)
时间:2007/2/16 0:02: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这个问题要从反应时间说起,一般的冰箱料的是 起发时间:13-17S ,抽丝时间:70--90,整体固化时间:3--6分, 如果反应时间太快的话,就会造成流动性差,密度分布不均匀,冰箱呢 一般来说 最大密度差要控制在3个密度以内,大于3个密度,就是流动性不好造成的,使用的时候效果不佳.而提高开模时间的关键就是保证起发和抽丝时间尽量不提高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固化时间.
|
0
|
|
|
|
|
|
[2楼] 回复:
王宏德 (团长) 空间 博客
时间:2007/2/16 0:53: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新来的聚醚品性涉及到:起始剂类别、羟值之高低、分子量分布情况、粘度的大小、水份含量、官能度的真实数值、活性的高低、杂离子含量、与物理发泡剂(你这里就是指环戊烷)的互溶性和与黑料的分散性,还有衍生出来的“流动性”差别、泡体抗收缩性好坏、导热系数高低。 一般的调整配方思路是:先定下来水和物理发泡剂的投放量范围,其次是黑白料比例,第三是硅油选取,然后才是催化剂调整速度。 由于起发速度、凝胶速度会直接影响流动性/密度分布/泡孔结构/脱模时间,所以这时候的调整一定要同时兼顾各方面的平衡: 硅油基本是不需要变的,外加水量也轻易不变(可以有±0.1的波动),环戊烷更不会乱变。PC-5(Am-1)和PC-8(环己胺)协同控制乳白时间,PC-8和PC-41(三嗪)协同控制后熟化凝胶时间。 大冰箱厂的原料来源一般很稳定(特别是黑料),发泡工艺参数控制都不会随意改动,如果供料方只是调整发泡速度倒没什么(比如季节变更时,速度调整还是必要的),就算他加减PC-8与PC-41,多数是调整拉丝和不粘手时间(以及它们之间的时间差)来保证中期流动性与脱模周期。 他要是胆敢随意加快前期乳白时间(比如提前2秒),那拉丝和不粘手的时间就会快过以前至少8秒,很容易造成注料口远端处泡孔拉长(拉丝痕)、拐角处空泡。
|
0
|
|
|
|
|
|
|
|
[3楼] 回复:
恭喜 (班长)
时间:2007/2/20 23:35: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环戊烷发泡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条,你只要添加环戊烷12-14克,选那家厂提供的单聚醚100克,搅拌均匀,黑料和你调好的加热到平均20度,就可以做实验了
|
0
|
|
|
|
|
我的签名:祝大家生意欣荣
http://www.csjazzp.com.cn/ |
|
|
|
|
|
[4楼] 回复:
tom (班长)
时间:2007/3/27 9:15: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请问一下,冰箱中一般黑料的指数要加多少啊,请高手赐教
|
0
|
|
|
|
|
我的签名:软泡硬泡聚醚4年,PU菜鸟
QQ 76473139 |
|
|
|
|
共 4 条 每页显示
20 条,当前第 1页 共 1 页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