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前辈
小弟的公司对批次生产的硬质发泡技術还行
但最近在开发连续生产的发泡例如屋顶浪板的生产就遇到瓶颈了
问题在于生产线的速度一直上不去,一上去两边就发不饱了
而生产线的条件在实验室又不好模拟 (料温40℃、生产线加温60℃、生产线速度约12米/分钟)
我在想是不是有些之前批次生产的习惯思维要转成连续生产的思考方式
例如催化剂的设计、对流展性的要求等等
这方面是不是能请前辈多多指点一下呢,谢谢!
另外我听说过一种说法是拉丝时间不能太快,通常设计在生产线上发泡接触到上层铁板后过了3~5秒为拉丝时间,这观念是否正确呢?
0
你做的基本差不多了 触顶2-3秒拉丝就可以,可以增加化学发泡剂的用量。时间适度调整下就没问题
搜索
复制
你的板材是多厚的?每分钟12米对连续生产线来说已经不低了。要考虑到层压机的长度是不是能够提供足够的反应时间。不然不但发不到边。整体也可能发生收缩,裂缝,粘合力不够等很多问题。连续生产不是一味的追求速度就可以了。
同间隙线类似,其实从密度的定义可以得到大概的公式,
V=A*Q/(L*D*H);
V走板速度;A工艺系数;Q黑白料总流量;L板材宽度;D需要成形泡沫的密度,因为是连续线,这个最主要取于机器的自由泡密度;H泡沫板的厚度;d泡沫枪头样的自由泡密度;
也就是说其他条件定下来了,走速主要和自由泡密度和机器的流量有直接关联。发泡料一定下,自由泡密度也就确定了,要想发满,只能加大流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