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汽车座椅与电子系统供应商李尔公司(LearCorp.)近日发布了其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尽管营收仍维持在60亿美元的水平,但净利润同比下降9%,调整后为1.88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引发股价当日下挫。
盈利能力承压,多项指标走弱
在核心财务指标方面,李尔的核心营业利润从去年同期的3.02亿美元降至2.92亿美元;每股收益报3.06美元,调整后为3.47美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3.60美元。这些数据传递出一个信号:尽管营收稳定,但盈利能力正受到成本、关税与产业链动荡等多重因素的压制。
分板块来看,座椅业务调整后利润率为6.7%,电子系统板块调整后利润率则仅为4.9%,反映出电子业务盈利空间依旧有限,或需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和供应链管理。
重启年度预测,成本削减成主旋律
值得注意的是,李尔在一季度因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撤回年度预测后,如今重新发布了2025年全年展望:预计全年净销售额将在225亿至230亿美元之间,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预计为16亿至17亿美元。与Q2盈利压力形成对比的是,公司对下半年营收恢复信心有所增强。
在成本方面,李尔管理层明显加快了“瘦身”节奏。资本支出预期被下调了3,500万美元,而与工厂重组相关的额外开支预计增加4,000万美元。尽管如此,公司通过自动化和重组举措已在上半年实现6,000万美元的成本节约,并预计下半年还将再节省9,000万美元。
裁员力度也不容忽视。2025年上半年李尔裁员4,400人,自2023年底以来其全球小时工人数已减少近两万人,下降幅度达11%。这显示出公司正在加速调整其全球生产“脚印”,集中资源应对利润压力。
应对贸易冲击,数字化成护城河
面对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李尔展现出较强的快速响应能力。公司推出的自动化关税管理系统,不仅提升了文档处理效率,还增强了对供应链风险的识别与应对能力。目前,尽管公司面临2.1亿美元的直接关税风险,但90%以上的进出口业务已纳入《美墨加自由贸易协定》(USMCA)的免税范围,大大缓释了潜在冲击。
此外,李尔高管指出,还有约25亿美元的“间接风险敞口”,主要来自为整车制造商配套的进口业务。不过幸运的是,这部分成本大多数已由客户承担,公司整体风险控制策略显现成效。
福特新项目成“亮点”,后市仍具期待
尽管当前运营环境充满挑战,但李尔也收获了一些积极信号。其中最大亮点是其成功中标为福特下一代F-150与F-250皮卡车型提供座椅系统的订单。尽管福特将该车型发布时间延迟一年,但其强劲的市场潜力仍使该项目被视为高价值合约,预计将对李尔中长期收入提供支撑。
李尔CEORayScott也强调,公司正与福特就准时交付与成本报价进行深入谈判,努力争取更具优势的条款。同时,在面对原材料价格与劳动力成本双重上涨的情况下,李尔正着手与客户重议合约,以实现利润空间的回升。
李尔公司当前面临的局势,是全球制造企业的一个缩影:产业链压力、地缘政治冲击、盈利承压与技术变革并存。在这种背景下,李尔通过自动化、数字化与全球业务重构来“节流”,同时依赖福特等大客户项目来“开源”,显示出其较强的适应能力。
不过,未来的关键仍在于其能否继续提升高附加值产品的利润率,特别是在电子系统板块的盈利改善。此外,公司在压缩成本的同时,需谨慎避免削弱技术和人才储备,以免影响长期竞争力。
换句话说,李尔当前是在“保利润”与“谋发展”之间走钢丝。眼下虽行路艰难,但只要其能把握智能制造与北美整车市场恢复的契机,李尔仍具备逆风翻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