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获悉,《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南》、 及汇集了石化联合会和各专业协会共同完成的21个子行业的“十三五发展规划”《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三五”规划汇编》将在4月12日召开的2016年石化产业发展大会上予以发布。
连续第三年发布的《石化行业产能预警报告》,总结了2015年石化产品产能及利用率呈现的变化,并将对2016年重点产品开工率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石化产品依然存在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不足等问题,大宗石化产品第一次普遍出现历史性的产能过剩,2015年煤制油平均产能利用率仅16%,化工新材料结构性过剩有扩大的趋势。中国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表示:“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市场将通过优胜劣汰实现增长,去产能化也是石化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确保石化行业才能健康的发展。”
根据“十三五”规划目标,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到2020年达到18.4万亿元,在化解产能过剩、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要着力培育新兴产业,优先发展化工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稳步推进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据透露,为配合“十三五”规划的落实,《石化行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已经进入发改委会签阶段,有望在4月份发布。
与以往不同,《指南》在两大主要任务中,首次把“调结构”放在了“稳增长”之前,突出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两大战略。根据规划的目标,十三五期间结构调整要取得重大进展,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矛盾有所缓解,化工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明显提高。同时,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研投入占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持续提高,重点突破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成套设备,抢占一批科技创新制高点。此外,绿色发展方式初见成效,行业万元增加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用水量及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要比“十二五”末下降一定幅度。
具体来看,石油天然气行业重点是加强油气勘探开发,加快管网和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化工行业则着力从优化产业布局和原料结构,促进产品高端化发展等方面实现突破;传统化工的最大任务是通过严格控制过剩产能,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加强应用开发,实现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新兴产业要优先发展化工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稳步推进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逐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石化行业产能预警报告》显示,油价导致煤制油产能利用率下降。2015年煤制油平均产能利用率仅16%,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行业开工率虽未见明显下降,但企业效益大幅下滑。
“煤制油等新型煤化工,是未来能源结构很重要的补充,目前国家对其的定义是处于升级示范阶段,给时间让其去发展完善,但也要警惕激进,出现过热局面。”赵俊贵说。
作为新兴产业的化工新材料,也面临结构性过剩扩大的趋势。TDI、MDI、有机硅单体、聚四氟乙烯、聚甲醛、碳纤维等产品开工率明显不足,均出现不同程度产能过剩。
“低端产品过剩,但高端产品还需要进口。我们在预警报告中将其点出来,就希望对企业行为进行引导,加强应用开发,目前国内一些高端产品已进入中试等阶段,技术突破在即。”石化联合会产业发展部副主任王孝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