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苏扬州化工园区的海峡两岸绿色石化产业合作区目前已集聚台资企业11家,其中半数以上企业从事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运输和存储工作。
“五一”小长假日益临近,为了深刻吸取4.22靖江化工储罐燃烧事故的惨痛教训,确保合作区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连日来,园区安监等部门组织对合作区内大连化工、鸿钧化工、亚东石化、远东联石化、通达气体等多家重点危险化学品台企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以检查促整改,以检查促安全。
检查组根据《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检查重点指导目录》,依照《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等法律法规,结合春季安全生产工作特点,重点检查了危化品台企安全管理台账、危化品岗位从业人员培训、特种作业安全管理以及防雷防静电等工作情况,并对查出的隐患问题及时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逐一要求整改落实到位。
为了确保工作成效,扬州化工园区安监部门结合园区实际对《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检查重点指导目录》检查内容、依据及频次等进行了完善和细化,制成详细检查表,逐条逐项对照检查,重点解决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实现安全监管表格化、标准化。同时,指导企业对照《目录》检查表,细化安全检查重点内容,督促开展隐患排查和整改治理工作。
扬州化工园区开展化工台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
靖江“4?22”火灾事故初步查明是一起由于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违规动火作业导致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和恶劣社会影响。
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提高危化品台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执业水平,近日,扬州化工园区组织大连化工、远东联石化、通达气体等园区危化品台企氧化工操作等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此次培训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危险化学品安全基本知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及救援、氧化工艺安全操作技术、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危险化学品防火防爆技术、化工企业职业危害及预防等,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培训结束后,扬州市安监局对参训人员进行了集体考核,并对合格者颁发了特种作业操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