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意见》要求,我省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主要目标有以下三个:
产业布局逐步优化。加快曹妃甸石化基地建设,形成世界一流石化基地基本框架,壮大渤海新区合成材料基地规模,形成以PVC、己内酰胺(尼龙)、TDI、MDI(聚氨酯)、聚丙烯、聚酯为主的合成材料产业集群,烯烃、芳烃等有机化工原料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化工新材料等高端产品自给率明显提高。全面启动城镇人口密集区和环境敏感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入园或转产关闭工作,新建化工项目全部入园。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投入持续增加,研发经费(R&D)占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骨干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达到2%以上,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日益完善。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力争达到100家以上。
绿色化工全面发展。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二五”降低10%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5%,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100%;“十三五”末,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比“十二五”末削减20%以上。
《意见》要求,严格控制新增过剩产能。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及河北省新增限制和淘汰类产业目录要求,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条件,控制焦炭、烧碱、纯碱、硫酸、电石法聚氯乙烯、甲醇、染料等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建设,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先进生产工艺改造提升项目,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
着力加快基地、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大力推进石化产业向沿海转移、向园区集中,加快曹妃甸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京唐港石化产业园区、沧州渤海新区和衡水工业新区功能性新材料产业园区的建设步伐,建设大型沿海石化基地,加速产业聚集,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实现一体化、集群化、基地化发展,进一步提升石化产业的集中度,延伸产业链。
此外,《意见》还要求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调整优化传统化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绿色化工,综合运用环保、生物、信息等技术和理论,从产品设计和原料应用的绿色化及采用绿色催化剂、绿色溶剂入手,推广应用新型反应技术、新型催化技术等绿色化工过程系统集成,全面推进化工产品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和使用绿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