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2016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 明显地方予以表扬激励的通报》,其中对烟台市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 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予以通报表扬,并将在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局、“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等试点示范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激励支持。此次获得国家表彰,标志着烟台市近年在工业转型升级方面迈出实质性 步伐,取得显著成效。
获得荣誉的背后,是烟台工业经济的一副画卷。记者从烟台市经信委了解到, 近年来,烟台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形成一批千亿级优势产业。汽车产业,产量占到全省的近1/3,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18亿元,聚集了12家世界500强汽车零部件配套 企业。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967亿元、占全省的近1/3,拥有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150多家,手机产量占全省的一半。
黄金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865亿元,黄金资源保有量、产量和收入均稳居 全国地级市首位,全国每100克黄金中就有39克产自烟台。食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119亿元、占全省的1/10,全市农产品出口占全国的1/20,水产品出口占 全国的1/10,全国每3瓶葡萄酒中就有1瓶产自烟台。现代化工,主营业务收入达到 1474亿元,拥有全球最大的聚氨酯生产基地。
坚持培强做大,崛起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达到42家, 其中工业上市企业达到39家。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级企业达到16家,其中过千亿级 企业1家。在工业领域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活动,孕育出张裕、北极星、 三环、南山、鲁花、龙大、东方海洋、玲珑等一批驰名中外的品牌。
据不完全统计,烟台共有95种产品在国内行业排前5位,其中57种产品排第1位 。2016年,全市工业实现进出口2546亿元,富士康、乐金显示、浪潮乐金居全省进 出口前3位。全市工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89件、占全省的13.2%,山东省著名商标 328件、占全省的10%,山东省名牌产品160个、占全省的9%。
烟台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也是全国唯一获得4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地级 市。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是全国数量最多的两个地级市之一;培育国家 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1家和工业设计中心15家。
坚持节能降耗,树立一批绿色发展先进典型。在全国率先创新实行了节能调控 新机制,烟台市、招远市和开发区分别入选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市、示范县市区和示 范园区,18个单位入选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单位;烟台被国家节能中心授予“推动绿 色发展示范基地”,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国家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