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登录会员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联系我们
手机客户端APP 微信公众号 抖音:622279181
 首页 好订单 找原料设备 人才招聘 PU资讯 PU聚义堂 技术服务 PU博客 PU空间 聚友会 培训班 一对一培训
当前位置:首页 > PU资讯 > 详情
汽车业绩下滑,这些化企受重创,化工行业要变天?
来源:蒂凯姆特种溶剂   发布时间:2019-08-03   浏览:5077
加微信号:pujyt158 邀您进【微信群、领电子书】

  最近,从欧洲到美国,再到日本,多家跨国车企密集公布的最新财报和预测都让市场大失所望。

  戴姆勒股份公司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78%至9.07亿欧元,公司预计,2019年全年,戴姆勒汽车销量和销售额将略高于2018年,但盈利水平将大幅降低。

  日产汽车公司

  2019财年一季度营业利润下滑98.5%,净利润下滑近95%

  特斯拉公司

  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净利润方面亏损了4.08亿美元;今年以来,特斯拉的股价已经下降约22%。

  这些最新公布的业绩成果共同凸显出,在全球经济放缓和汽车产业变革中,车企们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的影响,汽车行业的整体需求面走弱。根据现有预测,2019年上半年的全球工业生产增长率约为1.5%,远低于预期。汽车行业的增长下行尤为显著:2019上半年,全球汽车产量下降6%,而中国市场降幅更是高达13%。

  业绩大幅下滑

  受汽车行业不景气的拖累,化工行业,特别是之前将车用材料作为关键增长驱动力的化工企业,二季度遭遇了业绩的大幅下滑。

  巴斯夫

  销售额为152亿欧元,同比下降4%;

  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为20亿欧元,同比下降27%;

  科思创

  核心业务销量略有增长(+1.1%);

  集团销售额总计约32亿欧元(-16.9%);

  EBITDA为4.59亿欧元,符合预期 (-53.4%);

  净利润降至1.89亿欧元(-68.7%);

  自由经营现金流为负5500万欧元

  PPG

  持续经营业务实现净销售额近40亿美元,同比下降近3%;

  销售总量同比下降约4%;

  持续经营业务实现净利润2.7亿美元,调整后净利润为4.41亿美元。

  伊士曼

  销售额为23.63亿美元,同比下降11%;

  息税前利润(EBIT)下滑24.4%;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

  净利润从去年的67亿里亚尔降至21.2亿里亚尔(合5.65亿美元);

  利润跌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其股价下跌3.8%。

  赢创

  销售额同比下降3%,至33.1亿欧元;

  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下降8%,至5.66亿欧元。

  亨斯迈

  净收入为1.18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6.23亿美元,同比大幅下滑;

  每股摊薄收益为0.47美元,而去年同期为1.71美元;

  调整后的净收入为1.4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46亿美元。

  索尔维

  本EBITDA 内生式下降5.2%;

  其中,高新材料基本EBITDA 内生式下降17%,导致上半年业绩内生式下降12%。复合材料和航空航天领域实现两位数销量增长,部分抵消了汽车和电子市场下滑带来的影响。

  国内化工行业日子也不好过。从昨天发布的行业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来看,石化行业营业收入容破6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2%;但利润总额却同比下降18.3%;炼油板块利润总额降幅更是高达62.4%。

  汽车相关化学品表现差

  显而易见,导致这些业绩下滑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汽车相关化学品行业的黯淡。

  在巴斯夫所有销量下滑的板块中,尤以化学品和农业解决方案两大业务领域最为显著。其中,在化学品和材料板块中,异氰酸酯和裂解产品业务销量下降6%。此外,作为汽车领域最大的化学品供应商,汽车领域一直是巴斯夫最大的客户领域。2019年3月,巴斯夫首个亚太区汽车应用研发中心在上海落成。

  科思创在财报中指出,其聚氨酯业务板块核心业务销量增长0.7%。由于市场竞争加剧,销售价格降低,导致该板块销售额下降24.3%至14.89亿欧元。由于来自汽车行业的核心业务销量下降,聚碳酸酯板块销售额下降15.0%至8.98亿欧元。由于销售价格的下降,聚碳酸酯板块EBITDA下降46.0%至1.54亿欧元。

  聚氨酯和聚碳酸酯,均是汽车新材料中的大块头,在这些年来汽车轻量化趋势的影响下,化工巨头对这两种材料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推广费尽心思。

  聚氨酯在汽车中的用量,是衡量汽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聚氨酯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从内饰到外饰、从软质到硬质,从发泡型到非发泡型,从轻质型到致密型,都有小涉及。据统计北美车用塑料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聚丙烯材料,占据车用塑料市场的35%,其次是聚氨酯(PU)材料,比重为17%。与此同时,聚氨酯涂料也在汽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汽车领域是聚碳酸酯的主要下游市场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照明系统和汽车内外饰中,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也凸显出优势。中国聚碳酸酯在汽车领域应用占比大约为16%,而从全球来看,这一数据为18%。

  PPG指出,受全球汽车产量下降影响,还有中国和欧洲市场汽车需求量明显下降等不利因素影响,OEM涂料净销量较上年同期出现高个位数下滑,多个细分业务领域的工业涂料业务销量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PPG汽车涂料业务在全球首屈一指,并且是PPG整体业务服务中占比最大的一个业务部。作为OEM的合作伙伴,PPG能够提供所有涂装车间所需的涂料,比如汽车涂料涂层中包含的电泳漆、中涂、底漆、色漆和清漆。此外也包括胶类产品。汽车销量下滑对于PPG业务的影响可想而知。

  伊士曼指出,由于贸易问题对交通运输和耐用消费品等非必需消费品市场的影响,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局势,导致特种材料、化学中间体产品的需求降低。赢创指出,汽车和涂料行业发展放缓致使其资源效率业务板块销售额下降2%至14亿欧元。调整后EBITDA下降9%,至3.25亿欧元。

  庞大的汽车化学品家族

  1、化工新材料

  目前汽车零部件和内外饰件已大量采用化工新材料,汽车内饰产业链涉及材料见下图:

  



  2、汽车润滑油

  汽车润滑油分为矿物润滑油、合成润滑油、半合成润滑油等几类。一般以润滑油中含有PAO(Poly Alpha Olefin,聚a烯烃)即称为合成机油。全合成机油则是以100%之PAO ( PolyAlpha Olefin 聚α-烯烃 )为基础油及添加剂调配而成。

  1-癸烯等高碳α-烯烃是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原料。目前我国蜡下油(我国原油的特点:蜡含量高)裂解产品生产的中、低档润滑油及大部分高档润滑剂都在淘汰之列。

  3、汽车轮胎

  大多数汽车轮胎材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橡胶或者合成橡胶,应用最广泛的有天然橡胶、顺丁橡胶、丁苯橡胶、丁基橡胶等。天然橡胶的综合性能优越过合成橡胶,所以高级轮胎多用天然橡胶。为了使橡胶具有制造轮胎所要求的性能,必须要在橡胶中渗入各不同的化学材料,即化学添加剂。其中添加的一种很重要的添加剂叫碳黑,因为碳具有特别的吸附性,碳粒子与橡胶分子的粘结非常好,使得橡胶增强了硬度,强度和耐磨性。由于碳黑与橡胶基本等量,所从汽车轮胎主要材料实际上是一种橡胶和碳黑的复合材料。

  4、汽车涂料

  根据BCC Research数据,2018年,全球汽车涂料市场预计在228亿美元左右,且保持在上升通道。预计到2023年,全球汽车涂料市场将达到27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6%。

  整体来看,汽车涂料市场主要分为两部分,新车用涂料市场和修补涂料市场。细分可分为原厂漆、修补漆、零部件涂料及其他涂料,各项细分汽车涂料占比分别为44%、26%、18%、12%。其中,汽车原厂漆依然占据较大比重

相关资讯
本文关键词:化工行业  巴斯夫  
推荐资讯
 
企业专访 更多>>
顺势而为 方能有所作为-访山东鼎信新材料科
【低气味、低VOC】催化剂详询:13356282777山东鼎信新材料生产...
聚力创变,耀领新程
    温州瑞安,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有着“中...
技术人生 更多>>
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凭借对聚氨酯的热
如果您的技术人生故事愿意与我们分享,欢迎与我们联系,陈娟:15...
唐建功: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如果您的技术人生故事愿意与我们分享,欢迎与我们联系,陈娟:15...
热点榜
1 康隆通过收购 Polytec EMC Engineerin
2 WTEC集团与诚丰泡棉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3 Dongsung Chemical在印尼的全新聚氨酯工厂
4 南京红宝丽聚氨酯公司荣获南京市“无废工厂
5 科思创推出基于超临界发泡注塑技术的全新T
6 红墙聚醚实现重大应用突破,低VOC低气味
7 康迪泰克聚氨酯同步带产线投产
8 内蒙君正一季度BDO卖了6.5万吨,营收超6
9 《生物基聚酯多元醇》团标评审通过 绿色低碳
10 轻盈启程!巴斯夫推出升级E-TPU创新解决
关于我们 ┋ 网站动态 ┋ 广告合作 ┋ 手机客户端 ┋ 微信公众号 ┋ 付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帮助中心 ┋ Top

扫码关注聚义堂微信号
或微信搜索:pujyt123
客服电话:0515-85457789  咨询QQ:1295106253  客服微信号:pu138com
邮箱:1295106253@qq.com
公司名称:盐城市拓创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江苏省盐城市东台三灶大街19号
Copyright© 2005-2023 huarenp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405197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80163  苏公网安备32098102321078号
  

扫码安装安卓和苹果
手机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