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淄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聚氨酯产业链记者见面会,邀请市传统产业发展中心及中化东大、一诺威、隆华新材等龙头企业负责人,详解产业创新发展路径。作为国内聚氨酯产业核心集聚区,淄博已形成从原料研发到智能制造的全链条优势,2025年上半年24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收176亿元,多家企业产品全球市场份额领先,正以“协同创新+品牌联动”模式擦亮“淄博聚氨酯”区域名片。

淄博聚氨酯产业起步早、技术领先,拥有中化东大、一诺威、隆华新材等一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目前全市聚氨酯原料及制品年产能近300万吨,覆盖预聚体、聚醚多元醇、铺装材料等核心领域,产品远销100余个国家和地区。“我们构建了从环氧丙烷到终端制品的完整产业链,形成‘原料-中间体-应用’协同发展格局。”市传统产业发展中心纪委书记代丽丽说道,下一步将实施特色集群布局、产业链延伸等五大工程,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升级。
中化东大作为聚醚多元醇行业开拓者,依托“高端化、定制化”路线,汽车内饰用聚醚国内市场份额达35%,实现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全覆盖。其自主研发的低碳环保防水涂料专用聚醚,可降低VOC排放并提升涂料稳定性,打破进口依赖。中化东大公司党委副书记胡永贺介绍,企业正加速生物基聚醚产业化,助力下游客户碳足迹降低30%以上。
一诺威以聚氨酯预聚体、铺装材料为核心,其中预聚体产能12万吨,全球市场份额稳居第一,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公司总经理李健说,通过分子结构精准设计与全链条智能制造,产品已进入adidas、德国威卡等国际供应链,“我们的铺装材料通过世界田联认证,每平方米碳排放减少1.2-2.0kg,成为绿色基建优选。”
隆华新材则凭借“无需脱除链转移剂法生产POP”专利技术,解决了产品遇水增稠难题,聚合物多元醇全国市占率达30%。公司技术负责人李磊提到,其生物质软泡用聚醚(Bio-100)现代碳含量超30%,广泛应用于家具、鞋材等领域,推动产业链低碳转型。
面对“双碳”目标,淄博聚氨酯企业从源头节能与末端治理双向发力。中化东大研发全球首款低碳防水涂料聚醚,隆华新材实现生产过程废物资源化,一诺威建成全自动化低碳生产线。政府层面则通过政策引导、搭建协同创新平台、组织企业“抱团出海”等举措,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