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厂里来了个新发泡师,试发了几次发泡很不成功。在广东用的很稳定的配方到江苏这边却不能用,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给他带来的配方反复做调整,特别是TDI指数,在广东用105左右到江苏用快120,才算实验成功。大家都怀疑是不是组合料跟人一样,容易水土不服。
对这个问题,领导和我们技术人员思考很久,这其中掺杂的因素还是很多的,配方工艺不是永远不变的,就是相同厂家原料、相同配方、相同型号的设备,但不同的地方、不同环境还是要重新调整发泡指数和工艺参数。即使在同一地区,冬季和夏季使用的配方还是要有所调整的,这些差异都会影响发泡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找出具体原因对症下药,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第一、源头上看:原料的品牌、机器的类型是不是同一厂家生产,不同的产品,他的性能是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第二、客观因素:温度、湿度、气压、水质硬度和PH值等。发泡是利用外界与里面气体的压力差而发起来的。广东与江苏的温差还是很明显的;湿度上同属都是沿海城市,不过广东湿气更重一点;江苏比广东要地平,并且山少,气压不一样,产生的CO2膨胀的速度也不一样,从而导致密度的不一致。
第三、内在因素:工艺上讲究人、机、料、法、环五要素,这是一个系统问题只有通过系统匹配来解决。基本配方只是给予参考,实际配方还是要作新的配比。
第四、发泡师的技术和操作:毕竟配方是死的,人还是要回融会贯通,一套配方不等于PU技术,发泡师要能用小料控制温度和季节变化产生的差异。
第五、每天要做多次小试:确定一下是哪方面的问题,模拟环境,控制变量。
总体来讲,发泡技术不能只局限在一套配方上,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因地制宜,深刻理解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这是最基本的,综合考虑内外在因素,你会发现所有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