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会迅速生长繁殖,并通过接触传播疾病、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可是你知道吗?各种各样的纺织品正是这些微生物的良好生存之地,也是疾病的重要传播源。例如:多年来,我们都习惯选用棉制的毛巾、被、褥,而棉花这种天然纤维做成的纺织品正是各种细菌繁衍生殖的最佳场所,因为它具备细菌生长的“温度、湿度、营养”三大要素。所以毛巾、棉被、棉褥等纺织品使用一段时间甚至若干年后会发板变硬,就是细菌及其排泄物所致。一想到我们多少年来其实是睡在细菌上,小编不禁打个颤。亲们,你们的毛巾是不是也该换了呢!
普通纺织品的微生物危害 天然纤维中的棉、羊毛等本身就是微生物的粮食,天然纤维易吸湿,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其大分子结构易被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水解而释放出营养物质,从而使微生物获得更多的营养而大量繁殖。人们日常活动不断地产生汗渍、油脂、皮屑等等,因而皮肤就为微生物提供了最佳生长场所。在衣服和皮肤之间,也具有微生物繁殖的理想环境:潮湿和温暖。细菌在人们毫不理会的情况下,成千上万地繁殖,每20分钟就可以增加一倍!由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产生了不良气味,甚至感染皮肤,产生瘙痒,脓肿。

抗菌纺织品及抗菌整理 抗菌纺织品是近年来崛起的新型纺织品,在各大商场,很多商家推出了抗菌内衣裤、抗菌袜子、抗菌鞋垫、抗菌羽绒服等抗菌纺织产品。那么这类产品到底有没有抗菌效果,是怎么运作的呢?小编现在给你们说道说道:抗菌纺织品是指经抗菌剂处理后具有抗菌性能的纺织品;而抗菌剂是对细菌、霉菌等微生物高度敏感的化学成分,它能通过物理作用或化学反应杀死附着在材料表面的微生物;抗菌整理是对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用抗菌剂进行整理,使纤维或纺织品获得抗菌、防霉、防臭的加工工艺。 目前,纺织品常见抗菌整理方法有三种:共混纺丝法、后整理法和复合整理法。 共混纺丝法:先将抗菌剂加入纺丝材料中制成抗菌纤维,然后制成抗菌纺织品。该法抗菌效果持久,耐洗性好,但对抗菌剂要求高,工艺难度大。 后整理法:在织物印染后整理过程中加入抗菌剂,然后制成各种抗菌纺织品。该法加工处理较为简单,但耐洗性及抗菌效果持久性较差。
复合整理法:先将抗菌剂加入到纺丝材料中制成抗菌纤维,在织物印染后整理过程中加入抗菌整理剂,然后制成抗菌纺织品。这该法制成的纺织品抗菌效果最佳,但工艺难度最大且制作成本高昂,一般仅用于具有高抗菌性能要求的特殊产品中。
纺织品抗菌性能测试方法介绍 正规的抗菌纺织品确实有相当的抗菌效果,对此,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权威机构编制完成了我国第一部抗菌针织品标准,就是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标准。 国际上通用的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还有ASTME2149、ISO20743、ISO20645,美国常用标准有AATCC90、AATCC100、AATCC147、AATCC174,日本常用标准为JISL1902。
目前食品检测所开展的纺织品类抗菌性能测试标准详见表2,这些标准均为国内最常用的纺织品抗菌性能测试标准。

抗菌纺织品的选购 市面上销售的各种抗菌纺织品的广告很吸人眼球,什么除臭、治疗香港脚,在服装上“抗菌保健”,“抗菌卫生”、“抗菌防霉”等字样随处可见。这些抗菌纺织品均价格不菲,起码都是普通同类产品的2一3倍, 其功效果真如广告说的那样好吗?下面小编来给大家支一招。 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标准规定:抗菌产品必须有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活动、繁殖的功能,按照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球菌的能力以及耐洗次数,又分为A级、AA级、AAA级,对各项指标合格的抗菌针织品,中国针织协会授予“抗菌针织产品”标志使用证和标志吊牌,使用期为两年。
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有“抗菌针织产品”标识,再留意一下抗菌的级别,是A级还是AA级,买正规厂家的产品。没有标识的产品,不管它吹的如何天花乱坠,绝对不能买。
结束语 说了那么多,各位看官是不是对抗菌纺织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呢!其实不管大家是否选择抗菌类产品,正常情况下,任何东西都有使用期限,以毛巾为例,家纺专家认为毛巾的使用期限一般为3个月左右,过了使用期的毛巾又脏又硬,会危害健康,成为了新的污染源。因此,常用接触性纺织品最好专人专用、专巾专用,并经常消毒使用,用了一段时间后该换就换,别舍不得丢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