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10月2日,比利时安特卫普举行的资本市场日,适逢巴斯夫“制胜有道Winning Strategy”战略发布一周年之际,巴斯夫开展2025年资本市场更新会议,确认了2028年的财务目标,并更新了其独立业务与核心业务的最新进展。
(巴斯夫2028年财务目标:基于 2024 年 9 月公布的企业财务目标,巴斯夫继续致力于为股东创造具有吸引力的回报:假设市场处于周期企稳至回升阶段,集团 2028 年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目标为 100 亿至 120 亿欧元,2025 至 2028 年累计自由现金流超过 120 亿欧元,2028 年已动用资本回报率约为 10%。公司确认 2025 年至 2028 年期间每年至少每股派息 2.25 欧元,四年累计分派股息约 80 亿欧元。2024 年资本市场日上,巴斯夫承诺将在2027 至 2028 年回购股票至少 40 亿欧元。公司目前表示,股票回购计划有可能提前启动,具体取决于涂料业务部交易进展。)
巴斯夫欧洲公司执行董事会主席凯礼博士(Dr. Markus Kamieth)在此次会议的主旨演讲中表示:“过去12个月表明,我们的新战略聚焦了正确的方向。我们在执行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有信心实现2028年财务目标。通过对业务组合、资本配置和绩效文化的关注,巴斯夫将为未来盈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他指出,“一体化布局与多元技术赋予巴斯夫成本竞争力与低碳产品优势。”针对部分价值链绩效差距,巴斯夫正关闭亏损装置、启动竞争力新产能并探索战略选项,预计至2028年为核心业务增利约4亿欧元。
下文我们就巴斯夫在此次会议中提到的MDI和TDI等聚氨酯全球布局战略及产品创新等方面摘要。
·单体部门产品组合
巴斯夫的单体部门,提供基础化工品,是巴斯夫打造价值链的上端。单体部门主要提供异氰酸酯(MDI、TDI等)和环氧丙烷、以及聚醚多元醇、用于聚酯多元醇及其下游聚氨酯系统料的己二酸等原料,巴斯集团共有100多种基于环氧丙烷的聚醚产品。
·异氰酸酯
巴斯夫在全球所有的一体化基地运行关键的异氰酸酯设施。巴斯夫的单体部门和高性能材料部门均拥有在各自细分市场的领导地位,异氰酸酯产品的销售额占到巴斯夫单体业务部门总销售额的29%,巴斯夫的MDI居于全球第二的领先地位,巴斯夫的TDI位居全球前三位。
巴斯夫在北美的异氰酸酯工厂位于盖斯马;在欧洲的异氰酸酯工厂位于德国的路德维希港和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在亚洲,中国是巴斯夫的主要市场,在上海、重庆以及其他亚太国家(如,韩国丽水)都有异氰酸酯业务。因此,巴斯夫在全球所有的异氰酸酯生产商中,是全球领军的企业,由于在所有关键地区都拥有设施,正是凭借这种全球布局,巴斯夫在所有地区的销售结构都较为合理。
· 系统料
巴斯夫在全球拥有26 个系统料工厂。与客户中心以及客户所在工厂之间的距离,对于巴斯夫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这是卓越运营的表现之一。在供应链、靠近客户、同时在系统料工厂中具备规模和效率之间达到平衡,是巴斯夫每天都在努力的。因此巴斯夫在过去几年内关闭了位于俄罗斯、中东以及欧洲的四家系统料工厂—这也是一项仍在进行中的工作,几乎每天都会对各种布局进行评估。此外,专业知识和技术服务,也是赢得项目、说服客户、留住客户的关键。
【MDI】
1. 全球 MDI市场持续增长,过去五年累计增长达18%以上
MDI是一种用途广泛且市场容量在不断增长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消费品(如纺织、鞋材、家电)等领域。近年来,MDI市场在全球各地区获得了普遍式和持续式地增长,尤其是这几年来自中国市场的增幅高于GDP。2024 年全球MDI市场增长了近30万吨,在过去五年的累计增长达18%以上。随着欧美国家在基础设施和建筑领域的投资增加,西方MDI需求市场有望恢复增长。
2. 通过扩产和创新,显著提升在全球MDI市场的份额和创造价值的能力
一方面,巴斯夫正在美国 Geismar 扩建MDI 产能,计划到2026 年下半年将产能提升至近60 万吨,实现翻倍增长。同时,巴斯夫也在中国的上海和重庆进行智能化的产能优化改造(debottlenecking)。另一方面,巴斯夫也在可持续产品和创新应用方面持续发力。创新与可持续性是巴斯夫的价值链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3. 巴斯夫持续优化工艺,降低碳足迹,提升能源集成效率
巴斯夫在全球MDI产能接近200 万吨/年,并计划继续扩张。巴斯夫在所有运营的地区都拥有业内领先的产品碳足迹(PCF)表现,并致力于保持MDI的市场领导地位。
巴斯夫不仅在全球 MDI 的产能方面处于市场领先地位,而且在产品碳足迹和可持续解决方案方面,也被认为是标杆企业。通过以上这些举措,巴斯夫在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中都实现了显著的差异化。公司目标是进一步完善巴斯夫的 MDI 产业链,以确保巴斯夫能够以可观的速度扩大产能,从而保持巴斯夫在所有运营地区的 MDI 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1) B2Last:这是巴斯夫应用于沥青中的对芳香异氰酸酯添加剂,不仅可提升道路的质量,还增强了道路的耐久性,同时还能减少排放。不仅如此,这还使得旧沥青能够重新循环利用。
2) Lupranat Net Zero:巴斯夫在几年前率先在市场上推出了全球首款净零含量的Lupranat MDI。巴斯夫持续致力于流程优化,以改善公司的现金成本状况,同时也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并确保实现最高的能源整合水平。通过这些努力,巴斯夫在众多方面实现了更多的创新,为 MDI 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为聚氨酯领域的其他价值链提供此类解决方案。
3) 软泡回收技术:巴斯夫与客户合作开发回收旧泡沫制成新床垫等产品,实现软泡回收循环利用。巴斯夫位于路德维希港的可再生酒店中,提供用巴斯夫回收的聚醚制成的床垫上。
【TDI】
TDI主要被用于软质泡沫材料,特别是在床垫、家具、汽车座椅、涂料、胶粘剂、密封剂和弹性体等领域。
TDI 市场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市场。在过去几年里,全球TDI需求增速有所放缓,但TDI产能大幅增加,尤其是在中国。这给TDI产业链带来额外压力。由于TDI市场供需平衡的长期性,消化所有新增产能需要几年时间。
除了产能增加和供需平衡方面的因素,欧洲能源成本高昂,因此巴斯夫在过去几年里已决定优化TDI 产业链,在2023年宣布关闭位于路德维希港的TDI 工厂,这一决定是正确的,这让巴斯夫显著提高了全球资产效率,以更低的成本维持住了全球市场份额。因此在2024 年,巴斯夫能够实现营业利润和现金的双正增长。采用同样的模式,巴斯夫预计在2025年也能取得类似的成绩。
巴斯夫推进TDI业务的目标是控制成本,在运营的所有资产中保持成本竞争力,确保在 EBITDA 和现金方面实现收支平衡,直至从长期市场中恢复过来。
巴斯夫的聚氨酯产品创新
巴斯夫参与了几乎所有的聚氨酯应用领域的研究,这也带来了挑战:巴斯夫必须理解并模拟所有相关的工艺过程。例如建筑行业的双带生产线、鞋材行业的旋转盘机等。巴斯夫的研发强度非常高,通常在2%–3%,产品更新率在20%左右,每五年更新约五分之一的产品组合。
巴斯夫的聚氨酯创新领域包括电动汽车电池封装——例如圆柱形电池之间的空隙需要用聚氨酯灌封,这类项目通常需要多年开发周期;而鞋材客户可能只需几周就要为新款阿迪达斯鞋完成配方。
这项业务的核心是复杂性管理:资产、客户、配方、原材料、洞察等。巴斯夫拥有16%的全球市场份额,在亚洲最强。巴斯夫服务近3500家客户,产品高度定制化,分销渠道有限。
在增长方面,聚氨酯系统料市场的增速通常低于聚氨酯单体市场,这是由于大客户会自行配制系统料。
巴斯夫还有一个特别的产品线Cellasto,用于汽车悬挂系统的缓冲块和顶盖支座,服务大众 MQB 平台等 400 多个车型,市场份额超过50%。总部设在上海,服务中国和亚洲 OEM,并适应电动车对噪音和频率的新需求。
可持续发展:
巴斯夫将可持续发展分为两部分:
1. 能源与碳足迹:聚氨酯系统的产品碳足迹约为3 kg CO₂e。巴斯夫通过采购低碳原材料(如 Lupranat ZERO)来降低系统碳足迹。
2. 循环性:巴斯夫与客户合作开发可回收聚氨酯。例如:
与 Vitra 合作,将家具制造中的泡沫废料回收再用于新家具;
与 Liebherr 合作,从废弃冰箱中回收泡沫,通过醇解工艺再生为聚醚多元醇,重新用于冰箱制造。
这些项目展示了巴斯夫在 建立完整回收价值链方面的努力,涵盖废料收集、分类、处理等环节。
成长与投资:
巴斯夫继续在印度和中国投资新的Cellasto 生产线。在印度孟买开设技术中心,支持本地客户。在中国湛江一体化基地顺利启动了热塑性聚氨酯生产线。未来,巴斯夫将继续通过智能扩产(如上海、重庆 MDI 装置脱瓶颈)来满足内部和外部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