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0年代以来,人类已经生产了80亿吨塑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聚氨酯。尽管人们已经找到了回收一些塑料的方法,但没有发现能分解聚氨酯的材料,这意味着几乎所有的聚氨酯在丢弃后都最终会进入垃圾填埋场或海洋。
聚氨酯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当它分解时,它会产生大部分有毒的化学物质,这使其很难回收再利用。因此,人类往往决定将其填埋或丢弃在海中。
据报道,德国莱比锡赫尔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UFZ)的研究人员说,他们发现了一种以聚氨酯为食的细菌,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这种细菌。
科学家发现的这种细菌是在装满聚氨酯废料的垃圾堆中发现的。赫尔姆霍兹中心研究小组的Hermann
Heipieper称:“这些发现代表了一个重要的步骤,能够重复利用难以回收的聚氨酯产品。我们发现细菌可以将这些化合物作为碳、氮和能量的唯一来源。该细菌是假单胞菌的一种新菌株,它以其能够承受苛刻条件(例如高温和酸性环境)而闻名。
以前,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能够分解聚氨酯的一些真菌,但是细菌更容易被工业利用。 Heipieper说,下一步将是解码聚氨酯的细菌产生的酶的基因。
英格兰朴茨茅斯大学酶创新中心主任John
McGeehan教授对这项新研究表示赞赏,该研究最近发表在《微生物前沿》杂志上。“某些聚氨酯的分解会释放出有毒的添加剂,需要小心处理。该研究小组发现了可以分解其中某些化学物质的菌株。尽管仍有许多工作要做,但这项令人兴奋且必要的研究证明了在大自然中寻找有价值的生物催化剂的力量。了解和利用这种自然过程将为创新的回收解决方案打开大门。”
尽管这一发现是个好消息,但Heiperer称不应将其视为人类可以生产更多聚氨酯塑料的许可证。相反,至关重要的是减少使用难以回收的塑料,并减少环境中的塑料量。这一发现并不能解决现有的塑料废物问题。这项研究很可能需要十年的研究才能商业化。他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微生物学家的工作可以带来完整的解决方案。这一发现主要的信息应该是我们需要避免塑料释放到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