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
第三季度集团销售额140亿欧元(下降20%),销量长势良好,售价降低,产品组合改变造成重大负面影响,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前收益15亿欧元(下降5%),特性产品业务领域、功能性材料与解决方案业务领域显著增长使化学品业务收益提升,2016年全年展望得到确认天然气贸易业务的剥离造成销售额显著下降,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前收益预计比2015年略低。
PPG
美国匹兹堡市,2016年10月26日 - PPG(纽约证交所代码:PPG)近日公布2016年第三季度财报,实现净销售额3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37亿美元相比增长近2%。总销量同比攀升1.6%,收购业务对销售额的贡献超过2%,但一定程度上受到销售价格小幅下降所影响。不利的汇率因素拖累净销售额减少6500万美元,影响幅度近2%。
据美国化工企业斯泰潘近期公布的财务报表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净收入为2040万美元,摊薄每股收益为0.89美元。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8%;调整后净收入为2450万美元,摊薄每股收益为1.06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
阿克苏诺贝尔
销量增长主要得益于装饰漆与专用化学品业务的良好表现,但总体销量持平
受到不利汇率和价格等多重影响,销售额下降了4%,为36亿欧元
息税前利润*上升1%,达4.42亿欧元(2015年同期为4.36亿欧元),得益于持续开展的绩效提升举措和成本降低,汇率的不利影响抵消了部分增长
运营收益上升4%,达4.54亿欧元(2015年同期为4.36亿欧元),得益于杂项的运营收益
销售回报率**(ROS)增至12.3%(2015年同期为11.6%);而投资回报率**(ROI)增至15.2%(2015年同期为13.0%)。三大业务领域的ROS与ROI均得到改善
归属股东净收益为2.85亿欧元(2015年同期为2.85亿欧元)
调整后的每股净收益(EPS)为1.20欧元(2015年同期为1.24欧元)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增至6亿欧元(2015年同期为5.83亿欧元)
期中股息增长6%,达每股0.37欧元(2015年同期为0.35欧元)
拜耳
2016年第三季度,拜耳集团销售额增长2.3%(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后为3.5%),至112.62亿欧元(2015年第三季度:110.04亿欧元)。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增长6%,达到26.82亿欧元(2015年第三季度:25.3亿欧元)。扣除特殊费用1.25亿欧元(2015年第三季度:2.04亿欧元)后,息税前利润增加14.2%,达到17.95亿欧元(2015年第三季度:15.72亿欧元)。特殊费用主要包括与收购孟山都交易达成相关的费用(5200万欧元),效率改善措施的支出(4900万欧元),以及收购业务整合的成本(2300万欧元)。息税前利润增长8.1%,达到19.2亿欧元(2015年第三季度:17.76亿欧元)。净收益增长18.8%,达到11.87亿欧元(2015年第三季度:9.99亿欧元),持续运营每股核心收益增长2.4%,达到1.73欧元(2015年第三季度:1.69欧元)。
杜邦
化工巨头杜邦公司第三季度,杜邦公司销售额49.2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48.7亿美元。第三季度运营EPS为0.34美元,高于预期的0.21美元;目前正寻求完成与陶氏化学的合并;目前受农业和材料板块销量增加,杜邦上调了对全年收益的预期。第三季度,杜邦农业销售额上涨2%,至11.2亿美元,而其规模最大的表面材料销售额同样上涨2%,至13.3亿美元。二者都受销量上涨4%推动。总体来看,第三季度,杜邦公司销售额49.2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48.7亿美元。第三季度运营EPS为0.34美元,高于预期的0.21美元。
LG化学
LG化学第三季度营业利润骤降24.7%,为4609亿韩元(约合4.1亿美元)。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989亿韩元,跌幅达20.4%。与此同时销售额仅出现了3.2%的降幅,为5.1万亿韩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销售额小幅走低2.4%,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则分别下降了15.6%和12.7%。对此,相关负责人作出了如下解释:“假期导致的工作日减少以及韩元的强势表现是这次利润缩水的两大主要原因。”
科思创(Covestro)
高科技聚合物领先供应商科思创(Covestro)在第三季度延续了上半年的强势表现,自由经营现金流和利润都实现了强劲增长。在销量和利润增长的推动下,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同比显着上升21.9%,达到5.74亿欧元。集团核心业务总销量(以千吨计)也在去年同期的基础上取得了9.1%的增长。集团三季度销售额达到30亿欧元,较去年同期持平。继上两个季度的下滑之后,销售额在总销量上升6.3%的推动下开始走高。尤其是聚氨酯和聚碳酸酯两个部门实现了销量增长,但由于价格随着原料成本进一步下降,导致销售额走低。同时,货币因素仍然给集团销售带来负面影响。三季度净利润延续上半年的良好势头,达到2.59亿欧元,同比增长61.9%。三季度自由经营现金流攀升至6.46亿欧元,同比增长157.4%。自由经营现金流显着增加主要是由于运营活动现金流上升,以及在房产、工厂、设备和无形资产上的现金支出减少所致。
陶氏化学
陶氏化学农业部门的销售额同比增长5.8%,至12.4亿美元,主要由于销售量和定价均有所上升。今年截至目前为止,该部门的销售额同比增长6.7%。塑料制品的销售额小幅增长0.8%,至47亿美元;高性能材料和化学品部门的销售额同比下降25%,至23.8亿美元,主要是由于该公司剥离了旗下Dow Chlorine Products部门。
整体而言,陶氏化学公司在截至9月份为止的这一季度实现了8.04亿美元的净利润,每股收益为62美分,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净利润和每股收益分别为13.8亿美元和1.09美元。不计入某些一次性项目,该季度的调整后每股收益为91美分,高于去年同期的82美分,超出分析师此前预期。汤森路透调查显示,分析师平均预期每股收益为79美分。
营收于这一季度同比增长3.7%,至124.8亿美元。
中石化
据悉,中石化在前三季度,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实现营业额13,051.0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25.6%,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6.01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17元,同比下降68.1%。
中石油此番公布的三季报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净利润下跌幅度明显大于营业收入下降幅度。勘探与生产业务油气勘探开发稳步推进,油气产量实现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公司生产原油72,290万桶,同比增长3.3%,油气当量产量110,450万桶,同比增长3.6%;海外油气当量产量14,360万桶,同比增长41.2%。前三季度,勘探与生产业务面对原油价格同比大幅下跌的不利局面,坚持降本增效,实现经营利润465.13亿元,同比下降68.1%。炼油与化工业务坚持市场导向和效益原则,合理安排加工负荷,积极优化产品结构,强化成本费用控制,保持盈利增效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公司共加工原油74,170万桶,同比下降0.6%,生产汽油、柴油和煤油6,880.2万吨,同比增长1.2%。前三季度,炼油与化工板块经营利润30.59亿元,同比扭亏增利118.14亿元。其中,炼油业务实现经营利润16.61亿元,同比下降35.3%;化工业务实现经营利润13.98亿元,同比扭亏增利127.20亿元。销售业务灵活调整营销策略,努力扩销降库,积极优化销售结构,突出高效市场资源投放,充分发挥国际贸易业务资源调节作用。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汽油、柴油和煤油11,929.8万吨,同比增长1.5%。前三季度,受成品油价格大幅下降、需求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销售板块经营亏损9.78亿元。
中石化:
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本公司实现经营收益人民币514.30亿元,同比增长4.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人民币301.07亿元,同比增长11.2%。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249元,同比增长11.2%。
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3,639.45亿元,同比减少11.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人民币291.66亿元,同比增长12.6%。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241元,同比增长12.6%。
本公司现金流水平和财务状况持续改善。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本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人民币1,317.00亿元,同比上升13.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811.49亿元。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2.53%,较期初下降3.01个百分点。
本公司深入调整原料、产品和装置结构,乙烯原料成本进一步下降;强化产、销、研、用结合,优化装置排产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加大高附加值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力度,合成树脂专用料比例达到59.7%,合成纤维差别化率达到84.8%。强化客户服务质量,提高客户忠诚度;坚持低库存运作,实施差别化营销策略。前三季度,本公司乙烯产量811.5万吨,同比降低1.91%;化工产品经营总量5,046万吨,同比增长11.19%。化工板块息税前利润为人民币191.35亿元,同比增加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