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国内外全球市场的记忆绵“专家”,疫情不改公司中长期成长逻辑。公司以记忆绵家居产品代工出口起家,开始发力海外OBM
业务和内销业务。公司2015~2018 年收入/归母净利润CAGR 分别达30.3%/4.3%,根据业绩快报2019 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66
亿元,同比增长96.7%。海外疫情爆发短期可能对床垫等家居品类需求产生一定冲击,但这部分需求并不会因此消失,更大可能性推迟消费。出口环境变差情况下,将加速国内出口型企业洗牌,更加成为龙头企业整合市场提升市占率的机会。
美国床垫市场发展成熟,记忆绵品类快速增长。美国为全球床垫消费第一大国,2008~2017 年床垫市场规模CAGR 为5.8%,2017
年美国床垫消费额已达到82.7 亿美元,同比+4.0%,其中12%依赖进口,且83%自中国进口。美国记忆绵床垫市场自2000 年进入成长期,2004~2015
年美国床垫/记忆绵床垫销售CAGR 分别为3.7%/10.0%,2017
年美国记忆绵床垫渗透率已达37%。美国线上床垫销售兴起,记忆绵易弯折特性使得该品类床垫可进行盒装运输,推动未来需求快速增长。
全球化产能布局应对外销“危机”,逐步转型品牌商。美国对中国床垫加征高额反倾销税,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公司产品出口被加征关税。国内大量床垫出口贸易的中小型企业洗牌出局,海外订单向国内头部企业集中。公司海外工厂运营经验充足,迅速扩建塞尔维亚、泰国和美国生产基地,2019
年总产值约10 亿元,2020 年有望提升至30 亿元。
2017 年公司开始发力海外OBM
业务,收购西班牙家居零售商思梦,2020年收购美国知名家居零售商Mor,逐步获得海外线下渠道,将进一步提高公司海外自主品牌渗透率,逐步实现代工厂向品牌商的转型。
中国床垫市场处在成长期,记忆绵品类开始新兴。2008~2017 年国内床垫消费额CAGR 达到13.9%,2017 年国内床垫行业市场规模76.7
亿美元。当前国内床垫普及率仅60%左右,记忆绵床垫渗透率仅10%,对比欧美床垫普及率均达到85%以上、美国渗透率达到37%,未来提升空间大。国内消费主力军换挡包容性更强的90、00
后,消费习惯的改变和线上销售的成熟,将推动国内记忆绵床垫持续增长。
内销“零压房”教育市场,传统渠道“质量”双升。公司坚持内销渠道创新,推出酒店零压房模式,已合作3000~4000
家酒店,将其转化为梦百合线下宣传渠道,使得消费者可线下低成本体验公司产品,提升国内对记忆绵产品认知程度,打造“零压睡眠=梦百合"的品牌形象,争做国内记忆绵床垫首选品牌。
传统经销渠道2018Q3 管理团队换血,就经销商管理和营销进行大刀阔斧改革,2019 年单店提货额翻倍增长。2018 年底公司线下门店仅239
家,并规划三年千店计划,2019~2021 门店数量CAGR 达到60%。
公司全球产能布局实现,外销订单放量,内销创新和传统渠道双管齐下,未来增长可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66/5.00/8.02
亿元,同比增长96.7%/36.7%/60.2%,对应PE 估值18.8X/13.7X/8.6X。
风险提示:疫情持续蔓延影响海外需求、海外产能建设不及预期、内销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